首页 > 综合看点 > 正文内容

2022年如果严重的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是非常可怕的 具体有多可怕 下面进行分析

时间:2022-03-17 17:16:26

观点1、

轻微的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的增长。反之如果严重的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是非常可怕的,具体有多可怕呢?下面进行分析。

什么是货币贬值?

货币贬值其实就是钱没这么值钱了,由于物价上涨过快,货币购买力不断的下降,同样商品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购买。

什么是通货膨胀?

通货膨胀其实就是指货币超发,也就是大量货币供应到市场,直接让市场有大量的钱,从而推高物价,直接性的让货币出现贬值,让货币购买力不断的下降。

严重货币贬值有多可怕?

其实严重货币贬值就是指货币购买力大幅降低,起因就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太快所致的。物价上涨太快,直接会让大家收不抵支,如果持续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,大家生活的非常紧张,从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。

经济增长率肯定会急速的下滑,经济增长率下滑说明经济在走下坡路,如果下滑达到一定的程度,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,那就会导致经济危机,至于经济危机怎么可怕,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。

严重通货膨胀有多可怕?

其实严重通货膨胀的就是货币购买力大幅降低,起因就是由于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太快所致,物价上涨太快,货币贬值价值,同样会造成大家收不抵支,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率,导致经济危机出现。

通过上面对于严重货币贬值和严重通货膨胀,其实意思都是一样,都是由于物价上涨,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,如果持续的恶化下去会导致经济危机出现,这就是最可怕的后果。

经济危机有多可怕?

任何国家都是怕经济危机的,到底经济危机有多可怕呢?

下面进行分析:

(1)经济危机的话,很多中小企业会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,其次就是中小型工厂也是会出现倒闭潮。

(2)公司破产,工厂倒闭等出现的话,将会让更多人失业,让更多的人失去了收入。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失去了收入,对个人或者家庭的生活质量降低,消费能力下降,甚至有些人或者家庭连生活保障都没。

(3)经济危机会引发金融危机,金融危机会引发金融机构出现破产倒闭,同时也会导致各大金融产品大幅杀跌,从而很多人金融资产出现大幅缩水。类似房产,股票,基金,债券等缩水。

(4)经济危机会导致物价上涨,货币大幅贬值,尤其是粮食方面的食品将会出现紧缺,很多商品会出现供不应求,会出现物以稀为贵。

(5)除了以上各种现象之外,还会出现由于大家生活不稳定,出现个人危机,家庭危机,很多人吃不好,穿不好,从而出现混乱的局面。

以上这些就是一个经济危机带来的很大负面影响,直接会影响每个人的衣食住行,影响大家的吃喝玩乐睡的生活质量。

综合以上分析,可以说明轻微的货币贬值或者通货膨胀是好事,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,有利于激发大家的上进行。但是假如货币贬值太快,就会引发经济危机,引发金融产品,将会带来很多可怕的事出现。

看完点赞,腰缠万贯,感谢阅读与关注。

观点2、

1、通胀是经济的周期性调节

通货膨胀,本质上是货币供应过多。当市场上的货币供应过多的时候,就会贬值。

1978年时,如果你的钱包里有30元现金,那么恭喜你,至少你也算是有一定身价的人。拿上这些钱,你可以在国有商店购买到99斤大米、12斤猪肉以及10斤食用油。这一大堆东西,估计一辆购物车都装不下。 反观现在,如果再想用30元钱买到同样多的商品,恐怕就有点痴人说梦了。30元钱,或许在超市只能买到5斤大米、1.5斤猪肉,以及1.1斤食用油,而这些只需要一只小环保袋就可以装下。 同样金额的钱,在不同年代,购买到的商品数量竟然相差十几倍,这就相当于,钱在无形中自己偷偷溜走了。

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,是物价的飞涨。换一个角度,也是钱越来越不值钱,即越来越高的物价偷偷打开了你的钱包,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,像蚂蚁搬家般,一点点将你的财富运往他处,你的钱包确确实实被“划破”了。 2010年春节以后,我们就能感觉身边的生活用品价格正悄悄抬头。

尤其进入5月份以后,大蒜、绿豆、玉米等农产品价格更是“接力”高涨: 2010年年初,在全国主要大蒜产地山东,零售蒜价上涨了40多倍,达到每公斤9元左右。而在北京等部分大城市,一些超市的蒜价甚至高达每公斤20多元。 2010年5月,绿豆接过大蒜的“涨价棒”,成为“疯豆”,批发均价由此前的每公斤5~6元,飙升至16.4元,最高时上涨到每公斤19.95元。

2010年6月下旬,生姜零售价呈现上涨走势,价格涨速明显加快,8月份时已经涨至每公斤12元。

2010年8月17日,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,7月份其监测的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同步上涨49.7%。2010年年末又有新的数据传出,11月上旬,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3.9元,比2009年同期上涨62.4%。此前,“1元”蔬菜极为常见,现在,如果你想以1元的价格购买此前以角论斤的白菜,恐怕已成为妄想。

蔬菜用人们不适应的高价来彰显自己地位的提高,其他商品也不甘示弱,在涨价这条跑道上,大家纷纷开足马力,争先恐后: 2010年6月,北京最大的信息网站赶集网统计的数据显示:北京租房成本与2009年相比,同比大涨25%,平均租赁价格为3000元。此外,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城市房租价格的平均涨幅也超过10%。

2019年,最明显的是猪肉价格,三十多块一斤,比去年涨了三倍!

但是,一般来说,通胀是发生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阶段,货币流通速度快,对外贸易增速,因此对经济是有好处的。适当的通胀,可以刺激人们消费,购买房子、购买黄金,购买其他生活所需的产品。像美国,很多人都是借贷生活,但是美国人的生活一样那么好,形成了良好的消费市场

2、极度的通胀,会让经济崩溃。

学过经济的人都知道,荷兰的郁金香泡沫、日本的房地产泡沫、民国国民党的法币泡沫,都是极端的通胀,人们生活生不如死。

中国在1947年发生了超过1500%的通货膨胀,印度尼西亚1966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900%。即便是亚洲“小虎经济”,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在20世纪70年代初也发生了远高于20%的通货膨胀。 非洲拥有一个更糟糕的记录或许并不为怪。安哥拉1996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4000%,到2007年为止,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升至66000%,使其在通货膨胀记录上超越了刚果共和国(一个与国际资本市场脱钩的贫穷的发展中国家,不包括在我们的样本中,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了3起恶性通货膨胀事件,人民饿死不知多少。

欧洲的经验包括Cagan所研究的战后大型恶性通货膨胀。但是,即便撇开恶性通货膨胀,波兰、俄国(苏联、俄罗斯)和土耳其等国家也在大部分时间里发生了高通货膨胀。在当代,我们可能并不认为北欧国家会产生大规模的通货膨胀问题,但是它们在此前也发生了高通货膨胀。

例如,1812年挪威的通货膨胀率达152%,1800年丹麦的通货膨胀率达48%,而1918年瑞典的通货膨胀率达36%。拉丁美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通货膨胀史尤为壮观,如表12-3所示,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它们发生了多次和平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。

这些通胀都让其国家的中产阶级一夜返回贫民,让民生不如死,十分恐怖!

观点3、

我们来看看现在的100万十年后值多少钱,按今年的通胀率算,看看10年后,100万还剩多少。今年通货膨胀率大概3%,按照这个标准算的话 100/(1+3%)^10=74.409 所以大概就等于74万吧。

所以我们要想抵抗通胀那就得懂理财,通过理财跑赢通胀,还是比较容易的。我建议的理财方案是,将你的资金分为三份分别投资于以下三种理财产品:

1、投资股票

如果个人空闲时间比较多的话,学学炒股也是可以的。很多人平时不炒股,然后等所谓的牛市来的时候才炒,可往往是这样的人炒股亏得最多的。

因为股票市场是一个投机市场,你想不花点时间研究,想赚钱基本不可能。 平时多花点时间了解股票市场,那么经过几年的积累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。要是运气好,遇到一次牛市,或许炒股就可以让你直接实现财务自由。

所以要是有足够多的时间,学习一下炒股也是可以的,期望10%以上的收益也不是那么难。炒股的话主要是做价值投资,放长线,因为平时上班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。

2、定投公募基金

定投公募基金,目前市场上公募基金已经有几千只,要找到好的基金,是得花点心思。 可以从基金排名靠前的基金筛选。

基金主要有股票型,混合型,债卷型和货币基金,风险逐渐减小。 股票型基金,风险比较大,但收益相对也高些,所以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投资。如果风险承受能力低,可以考虑投资一些混合型和债卷型基金。

如果还年轻,风险承受能力强,可以重点投资股票型基金, 购买基金应该采用定投方式,这样可以降低风险。 因为基金都会有一个漫长的回调期,如果一次性买入就会导致可能在回调的过程中亏损比较大。

定投一般两周到一个月投一次比较合适,太频繁或是周期太长都不好。 基金一旦定投后,就是亏损也不要急着卖,一般基金都是能跑赢指数的。

3、存银行定期存款

除了炒股和购买基金,可以将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定期存款,做到年化4%左右收益就差不多了。这部分的资金主要是为了平时急于用钱,所以定存个六个月还是可以的,到期了再次定存。

通过以上理财方案实现存款年化收益10%左右,实行起来也容易,这样才能跑赢通胀。

大家好,我是月牙亮投,如果您关注基金理财信息,欢迎点赞关注,我会定期分享这方面的信息!

观点4、

要说通货膨胀,也会有不同的成因,比如,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会带动其他产品的价格上涨。典型的是油价上涨会引发一系列的涨价,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会引发涨价。

那通货膨胀也会是因为流动性增加带来的,发行的货币太多,钱就不值钱了。

那也会因为经济发展快,工资上涨,人手里的钱变多,需求旺盛,从而引发价格上涨。

所以,也并非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坏事,都很可怕。

如果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速是相吻合的,反而是经济繁荣的景象。

而在经济过热,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时候,通常会通过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来进行调节。

所以,只要是通货膨胀在合理的范围内,就没什么可怕的。

可怕的是因为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组合影响,导致通货膨胀率超出可控范围,最后反过来又导致经济奔溃。

比较典型的是民国时期的纸币,要一袋子的纸币才能买到东西。

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津巴布韦,上亿面值的货币,还买不来啥东西。

这就都是非常严峻的情形,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灾难。因为手头的钱完全丧失了购买力,财富会大幅缩水,甚至生活无以为继。

观点5、

这就是残酷的现实。

如果没法让自己手头的资产不断的升值保值,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就会让你的财富越来越少。

九十年代的万元户,零零年的百万户,很大一部分都已经销声匿迹了。

并不是所有人的富人都会一直变的更富有,但绝大多数的穷人,在通货膨胀下,越来越穷。

要了解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究竟会导致什么样的情况,我们不妨先从本质上了解一下,什么是通货膨胀,什么是货币贬值。

它们为什么会是每个人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。

接下来我们一一来了解。

什么是通胀?什么是货币贬值?

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经常被混淆,虽说两者有关联性,但还是有差异的。

货币贬值从字面上来看,就是钱不再值钱了,购买力变弱了。

不过购买力变弱,分为对内和对外,对内指的是通货膨胀,对外指的是汇率贬值。

我们通常说的货币贬值主要是对内的,所以就不讨论汇率贬值的问题了。

通货膨胀指的是物价上升了,需要更多的钱才能购买到同样的商品了。

我们通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做物价统计。

不过除了物价会出现通胀,同样还有资产会出现价格上涨,我们称为资产通胀。

到底是先有通胀还是先有货币贬值?

物价上升,导致了钱不再值钱,所以通货膨胀导致了货币贬值,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言论。

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,通胀的原因是货币超发,而货币超发的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。

也就是说,通胀在最一开始,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。

举个例子,大家就会明白。

原本一块地一年可以种出100斤粮食,价格是1元一斤,共计100元,由于技术的改善,可以种出150斤。

如果市场上还是只有100元,那么150斤粮食卖100元,对于种粮食的人来说,毫无意义,每一斤还降价了,那还不如只生产100斤粮食。

所以市场上至少要有150元,才能按原来的单价买下150斤粮食,于是就需要150元货币。

正因如此,政府就开始发行更多的货币,尽量保证粮食的单价至少不会下跌。

为了防止生产出的粮食不仅仅是150斤,可能是160斤,170斤,发行的货币就会有一个预估的增量,这样才够。

所以可能市场上会有160块钱,对应150斤粮食,于是粮食的单价贵了,通货膨胀就出现了。

而本质上,种粮食的人也是希望涨价的,因为这个时候赚的更多,可以刺激他更勤劳的工作,生产更多的粮食。

所以,适度的通货膨胀,其实是有利于经济发展,有利于社会进步的。

而通货膨胀伴随的,必然就是货币贬值,因为钱的总数变多了。

什么情况下,通胀开始变得可怕?

适度的通胀是非常健康的,但是通胀失控就很可怕了。

通胀失控也是有两种可能,一是恶意炒作物价,二是货币超发。

一般情况下,都是第二种。

很多人又会问,那么控制货币发行量,不就可以控制通胀了吗?

看上去如此,但也不一定如此,而且可能会影响经济。

首先,是否发行货币,主要参考的是GDP,国民生产总值。

之前已经说了,东西生产出来,没有钱来买,那么生产东西的价值就降低,很多人就不愿意生产了,因为越卖越便宜了,所以必须得发行更多的货币。

其次,货币发行后,不一定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,流入实体经济,流入企业,流入生产者的口袋,还有可能流向了资产市场。

比如说多印了100块钱,本来是用来平衡粮食物价的,但有人却把钱拿去买房了,这直接导致房子涨了,粮食还是那个价格,甚至于跌了。

当多出来的钱没有流向该去的地方,那么只有印更多的钱,才能保证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稳定。

所以你会发现货币的增长速度,远超GDP的增速,这是不太健康的。

因为制造出来的东西没有那么多,而钱变多了,通货膨胀也就严重了。

货币超发一定导致货币贬值吗? 货币贬值一定导致通货膨胀吗?

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。

但是情况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。

货币多了,货币一定会贬值,货币贬值也一定会导致总体上的通货膨胀。

但是由于可以容纳货币的市场太多,所以有可能物价没怎么增长,但是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。

如果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,确实如此,房地产市场的总市值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,钱都流入了股市。

所以,物价虽然也涨了,但是感觉涨幅不大,而房子涨幅就特别明显。

流入老百姓口袋的钱,是大于物价上涨,却远小于房价上涨的。

另外还有一点要明确,物价和资产总体上涨的价值,不一定等于货币的总量。

我国目前的广义货币M2在200万亿左右,而房地产的市值已经逼近500万亿,换句话说所有的钱全部拿出来都只能买下一半左右的房子。

这是因为大量的房产没有经过交易就被动升值了,比如一个小区100套房子,都是100万,如果其中10套交易价格200万,那么100套都会涨价到200万,等于用10套房子的钱撬动了100套房子的价格。

所以资产的价格通胀不一定完全真实。

但是普通的商品,比如粮食就不一样,因为粮食是消费品,所以涨价是实实在在的,不会因为大量抛售粮食而跌价一说。

如何应对通胀和货币贬值?

90年代的万元户被消灭了很多,00年代的百万户也被消灭了不少。

但仍然有大部分当年的富人,现在越做越大,越来越有钱。

其中一部分是把钱投入了实体经济,随着经济发展的红利,通过开企业,赚到了更多的钱。

另一部分,是用钱购买了资产,最终资产价格上涨,通过买房买股票,赚到了钱。

所以对于普通民众,同样是两条路。

第一条路,不断的学习、进步提升收入,自身竞争力上升,工资自然就越来越多,就不用担心通胀。

第二条路,合理的配置资产,所有资产类别都配置一些,因为未来十年二十年,没有人能保证哪一类资产一定能跑赢通胀。

那些押宝某类资产价格上涨的方式,无异于赌博,虽说前十年买房的人都跑赢通胀了,但未来十年还真的不好说。

黄金、房子、股票等,都是相对保值的大类资产。

通胀和货币贬值确实会让我们有些焦虑,但通胀和货币贬值本身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。

只有做好合理的资产配置,同时不断的提升自我价值,才能更从容应对通胀。

观点6、

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,到底有多可怕?我们可以看一个国家,就是津巴布韦。

津巴布韦算是这个星球上,最夸张的一个国家。

为啥这样说?

像我们国家,最大的纸币面值,就是100的人民币。估计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都不会发行更大的面额。

但是津巴布韦,人家根本就没有根本100面额的纸币,别人最小面额的纸币,都是“亿”做单位的。

最大面额的纸币,是100万亿!

100万亿啊,如果是人民币,和我国一年的GDP数值差不多。但是100亿亿津巴布韦币,只相当于人民币2.5元。

你今天带了100万亿出去,结果只能买一个肉包子,早饭都吃不起。

津巴布韦的货币贬值,已经夸张到了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的地步。国家的人民,但凡是有些能力的人,都是逃到了国外。

经济拉夸,政治混乱,普通民众的生活,已经不足以用“水深火热”来形容了。

为啥会发生货币贬值、通货膨胀?

简单来说,就是国家钱印多了。

比如说,一个国家一年生产的东西,总价值就是100万亿。那相应的,国家就要发行100万亿的钞票。

这样印的钞票和东西价格一致,才能保证物价的稳定,经济也可以健康的发展。

但是,如果印的钱不止100万亿,而是印了1000万亿。那钞票的数量,就是东西价格的十倍。

一旦这些钱被投进市场,短时期内物价就会疯涨。尤其是生活类的物质,价格涨的都不止是十倍。

钱不当钱了,没有了购买力,自然就会贬值的厉害。

只要国家通货膨胀严重,货币大贬值,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底层人民

1 . 财富归零

比如说,你好不容易存了100万,本来这些钱可以足够你晚年养老,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。

但是突然通货膨胀,货币贬值,物价涨了几十倍。

那你这100万,可能就相当于以前的几万块钱,甚至是几千块钱。本来足够余生的养老钱,现在只够维持几个月的生活开销。

人民手里的财富,都被搜刮走了。

2 . 生活维艰

货币贬值,物价飞涨。真正得利的,是那些手中掌握大量物质的顶尖富人。

而且通货膨胀一下,必然还会导致工厂企业大量的倒闭。人民没有钱,饭都吃不饱了,哪里还有钱去买产品。

工厂企业倒闭,又会让大量的工人下岗。本来生活就够难的了,现在还失业,没有了经济收入。

雪上加霜的生活,更是步履维艰。

农村里有土地的,或许还能熬一下。什么都没有的,就只能听天由命了。

普通的家庭,经不起任何的折腾

自古以为,只要发生什么经济危机,自然灾害,战争动乱,最后受苦受难的,必定还是普通百姓。

好在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,国家富强,没有人敢随意的欺负我们。

经济稳定,只要你不懒,吃饱穿暖绝对没有问题。

社会和谐,只要你不去惹事,也不会有人敢轻易招惹你。

祝福我们伟大的国家,越来越繁荣昌盛。

观点7、

货币贬值、通货膨胀有多可怕?我们简单做一个并严重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对比,大家就会明白。1980年在我国一个万元户可以说是当时的大富豪,是非常有钱的人,当时人们的工资一个月只有30元左右。而现在在我国一个千万元级别的家庭在一线城市,日子过的是紧巴巴的。这还是在一般性的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下的比较,而这种一般性的常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,是现代社会的常态,人们在当时并没有感觉,只是几年过后才发现真的是有压力,十年之后如果收入没有增加,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压力在明显增加。为什么生出现这种情况呢? 一是货币贬值钱越来越值钱了,由于物价上涨过快,货币购买力不断的下降,货币在贬值时,你的收入并没有增加,过了几年或十年的安稳日子后你才发现自己变穷了,自己没有底气了。

二是通货膨胀其实就是指货币超发,也就是大量货币供应到市场,直接让市场有大量的钱,从而推高物价,直接性的让货币出现贬值,让货币购买力不断的下降。世界各国每年都在增加货币供应量,这就必然会造成物价的上涨,钱必然是越来越不值钱。如果你的收入增加的速度赶不上货币增发的速度,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,你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。

三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会是什么样的呢?

案例之一:我国在1947年发生了超过1500%的通货膨胀,当时国民党的法币泡沫,是极端的通货膨胀,人们生活生不如死,刚发的工资还买不到几斤米。

案例之二:津巴布韦,到2007年为止,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升至66000%,在津巴布韦,上亿面值的货币,还买不来啥东西。

这就是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,遇到这种情况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灾难。因为手头的钱完全丧失了购买力,财富会大幅缩水,甚至生活无以为继。

四是现在常规的通货膨是在每年5%左右,按照常规的我们没有太明显感觉的通货膨胀,现在的100万十年后值多少钱,按现在的通胀率计算,10年后,100万还剩50万的购买力。

所以,我们要想抵抗通胀那就得懂理财,通过理财跑赢通胀,要想通过理财投资跑赢通货膨胀只有上财富总管,只有财富总管能帮您跑赢通货膨胀。

观点8、

我在伊拉克工作。目前,伊拉克的情况,回答你问题,最合适不过了。

货币贬值,通货膨胀,会有下面的可怕后果:

第一,人口大量失业。

之前伊拉克的货币,兑换美元的汇率很高,因为当时伊拉克出口很多石油,经济建设搞得不错,特别是七十年代末,八十年代初,国家非常富裕。

当时很多上海的待业青年都跑到伊拉克工作,当时还没有“打工”这个词语。即使伊拉克跟伊朗打起来,这些上海地区的年轻人还继续在伊拉克工作。说明当时伊拉克的就业机会非常多。

可是,现在伊拉克货币贬值,通货膨胀严重,导致大量年轻人没有工作,收入严重不足。

第二,所有商品的价格都高。

因为长期的战争,伊拉克货币贬值得厉害,当地政府收入不足,就依赖石油,但是石油这些年非常便宜。出口石油的收入远远无法应付开支。

当地也没有多少工厂,连个打火机都是进口,面粉和大米等主食也要进口。所以各种商品的价格高昂。

一把测温枪,在咱们国内买,用不了20元,在伊拉克要100美元,相当于700元人民币。这样高的价格,普通人就买不起。

第三,当地人竟然不要当地货币。

因为当地的货币持续贬值,竟然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:伊拉克人不接受伊拉克货币。

当地所有国际合同,全部标明的美元价格。当然,没有外国人参与的合同,他们还是当地货币。只要是接触外国人,就不会接收当地货币,一律索要美元。

我们工地雇佣了2个地主家的孩子,到了发工资的时候,死活要美元,不要当地货币。我们解释,当地银行因为疫情关门了,并实行美元管制,如何如何。地主就是不同意,坚持要美元。

最后,好说歹说,我写了下个月给美元的承诺书、保证书,他才接受他们国家的货币。

看着他们国家的货币,面值都是几万几万的,印刷得非常精美,尺寸大过美元一倍,但就是不接受。

第四,极端贫穷。

货币贬值、通货膨胀,造成成年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。工地附近,一天到晚就是地主堵路,要求我们提供天文数字一样的就业岗位。我们中资企业没有那个能力。

伊拉克小孩很多都没有上学。问他们为什么,他们说,教室竟然没有书桌和书本。当地财政太穷了。

家长也穷。很多小孩都没有鞋穿,还有小孩就是放羊,要么在城市的红绿灯处乞讨。

观点9、

记得小时候,在太姥姥家里,看到墙上、天花板上、一些家具上面都裱糊着一些花花绿绿的纸。觉得有些好玩,就问太姥姥:“这是什么呀,还挺好看的”。太姥姥看着我笑了笑,说到:“这些都是钱呀,是金圆券,还有好几麻袋呢,够几百亿元呢”。

我一听,更加不解了。虽然那时候对钱也没有什么感觉,但也知道钱可以买水果糖吃,是个好东西。于是进一步问道:“太姥姥,既然是钱,为什么就糊了墙了呢?”,太姥姥收起了笑容,叹了口气,沉声说道:“这些都是过去的钱,现在都没有用了”。

这大概是我人生第一次对货币贬值、通货膨胀的一些朦朦胧胧的印象吧。

金圆券事件大家都知道,是解放前夕,当局一手炮制的收刮人们手中金银的一个骗局。结果就是导致物价飞涨、货币贬值,随着新中国的解放,最后成为了一堆废纸,无奈的人们只能用来糊墙了。

生活中,货币贬值、通货膨胀我们感受到了吗?

通货膨胀、货币贬值这些名词看起来很专业,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时刻在感受着经济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。

就拿今年来说,我们感受最深的是猪肉,价格几乎翻了一倍。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,说起猪肉,他表示都很长时间不知肉味了。虽然是在开玩笑,那也说明猪肉的价格还是超出了人们一般的购买能力。

经常去菜市场和超市的人们会发现,鸡蛋忽然一天就涨价了,前天还3.5元,今天就5.0元啦。还有水果等其他一些日常生活中消费的物品,说涨价就涨价。老百姓形象的称之为“蒜你狠”、“姜你军”、“刮葱风”等,来表达“钱不值钱”的一种无奈。

另一个对我们有深刻影响的就是房价,十年涨了10倍、二十倍。很多想买房的人稍一犹豫,本来够买二环的房子,只能跑到六环去买了;上午还够买三居室,下午就只能买个两居室了,甚至一居室了。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。

当然生活中,我们会不时会感受到物价的波动,有些是正常的波动,有些是不正常波动。那么到底什么是货币币值、通货膨胀呢?

什么是通货膨胀?

通货膨胀: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,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,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,导致货币贬值,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。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(求远大于供)”。

通货膨胀简单的说,就是“钱不值钱”了。

通货膨胀是怎么发生的,有哪些后果?

从国内几次通货膨胀发生过程来看,通胀的原因就是央行超发货币,从而导致钱不值钱。

通货膨胀导致的后果通常有以下几种:

第一、 民营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

几次通货膨胀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地区出现大量的民营企业倒闭。尤其是江浙一带,民企倒闭的新闻不时付诸报端。企业倒闭潮带来的是人口失业率上升,影响着成千上万家庭的生活和生存,对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影响。

第二、 资本市场动荡,吞噬中产财富

通货膨胀初期,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,会推升资本市场的上涨,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,股市也急速飞涨到了高位,投资者蜂拥而入,买菜大妈也冲到了交易室。

然而好戏还没有开始,就落幕了,股市随后一泻千里。多少投资者顷刻间血本无归。无数的中产阶级一夜之间变成了无产阶级。大量的社会财富就这样被无情的吞噬掉了。

第三、 物价飞涨、货币贬值

通货膨胀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飞涨和货币贬值。举几个不同国家货币贬值的例子:

德国

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,德国经历了一次超速通货膨胀,一份报纸从0.3马克三年时间涨到了7000万马克,其中一个月就从2000马克涨到了7000万马克。是不是很震撼!

俄罗斯

1921年到1922内战期间,通胀率高达213%;1992年,前苏联通胀率达到了2520%的水平,卢布从1美元兑换100卢布贬值到1美元兑换30000卢布。

津巴布韦

在津巴布韦,货币不是论张,而是论堆,买东西需要用秤来量。津巴布韦是世界上百万富翁最多的国家,但又是最穷的国家。2008年,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是220万%。

在津巴布韦坐出租车,即使用5万面额的钱来付费,数钞票的时间和坐车的时间都差不多。去餐馆吃饭,一盘鱼香肉丝,要1.2亿津元。

版权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。
标签:综合看点

财经在线,看财经知天下 粤ICP备2021122624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